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洋洗衣机

三洋洗衣机北碚维修

2022-09-07 来源:洗衣机维修
三洋洗衣机北碚维修(三洋洗衣机北京客服电话)

黄埔四期四川、重庆籍学员206人,他们中比较出色的有陆更夫李鸣珂、高伯礼、汤慕禹、霍步青、霍锟镛、霍傈如、胡陈杰、叶镛。现将他们的情况介绍如下:

1、晏声鸿,1906年生,巴中人,晏阳初大哥之子,曾任西北行辕政治处中将主任。

2、魏廷干,1905年生,巴中人,黄埔四期政治科二队。

3、雷清尘,1906年生,成都崇州人,在20年代后期曾加入过中共组织,以后又脱党,与康泽关系较深,加入复兴社,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少将参议,曾任剑阁专员。

4、魏廷鹤,1900年生,成都大邑人,曾任成都行辕政治部中将主任兼特别党部书记长。

5、任觉五,1900年生,成都都江堰人,南开大学、中央大学,黄埔四期政治科三队,后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革命实践研究院副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国大代表、国民政府台湾党部主任委员等职。复兴社领导人、十三太保之一。

6、余靖方,黄埔三期、四期政治科三队,前文有介绍。

余靖方照片

7、杨律,又名杨卓勋,1905年生,成都郫都区永定场人,1928年在郫县任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抗战时期任綦江县县长。

8、徐昭骏,1903年生,成都郫都区人,毕业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参加发动广汉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红军第26军第1路,徐昭骏任司令员,后起义失败。他到南京加入戴笠设立的特务处,32年到上海,担任上海站第三组组长,负责特务工作,戴笠叫余乐醒将其押到南京,沈醉施计让他到南京自投罗网。抗战后在军统特训班当过教官,1939年军统川康区区长,1941年西昌行辕调查课副课长,1943年转入西康政府任职,主要担负监视刘文辉的工作。

9、赵希杰,1901年生,成都郫都区人,1927年参加张发奎军官教导团,随教导团到广州后,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教导团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徐向前任10团党代表,赵希杰任11团团长,到达海陆丰,受澎湃领导。1928年春赵希杰在内的不少人留下枪支自行离开了部队,他返回四川,加入第二十军,历任少校副官、连长、营附,第二十军军官教导队中校教官,团长,四川万县师管区参谋长、少将副司令兼国民兵军训主任,1946年7月退役。

10、赵惠谟,1899年生,成都郫都区人,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1919年加入国民党,参与领导成都“五四”学生运动,任四川全省学生总会会长,1923年秋赴湖南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25年赴广州,黄埔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新编第一师排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少校副官,南京中央军校中校政治教官,创办并主编《夹攻周刊》。1931年后任《北平新报》主编,驻英国大使馆秘书,中国驻国际联盟代表团秘书,国际劳工大会中国代表,驻荷兰、捷克大使馆领事、代办。1946年回国,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社会部顾问,当选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到台湾,1958年后任台湾海洋学院教授。1959年赴美考察,后定居。

11、叶维,1902年生,成都双流人,1935年任四川保安处政训室副主任。

12、廖宗泽,1902年生,成都双流人,中共早期党员,1926年从黄埔毕业后回四川,从事兵运工作,先后参加泸州、顺庆起义和遂宁、蓬溪起义,起义失败后回成都,任中共川西特委委员兼兵委书记,1930年,参与广汉武装暴动,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一路纵队政治委员。起义失败后去南京,1932年叛变加入军统,1937年2月任军统成都站副站长兼书记,1938年任贵州省会警察局督察长,1941年1月任军统局川康区副区长、区长,1942年9月调任四川省缉私处处长,忠义救国军纵队指挥官。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兵工署警卫稽查处(1946年5月改警卫处)少将处长,在重庆犯下了一桩又一桩的罪行。1949年11月14日,亲自签发杀害江竹筠等30人的密裁令,重庆解放前夕,担任保密局重庆破厂办事处处长,在重庆大肆破坏。解放后关在战犯管理所。

13、舒绍康,1904年生,成都双流人,黄埔四期政治科一队。

14、康明惠,号恩溥,化名悯怀,1898年生,成都温江区涌泉乡人,1921年春加入王右木组织的马克思读书会,1922年夏加入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任成都地方团组织第二届候补执委、执委、第三届执委、第四届执委兼秘书,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和省民权运动大同盟庶务股主任。黄埔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底回到温江,1928年,秘密成立进步团体“青锋社”,192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下半年建立中共温江支部,任支部书记。1930年10月,中共温江支部改建为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在此期间,在成都与温江开展工运、农运和兵运,并积极发展党的组织。1931年9月,奉命前往江西苏区搞军事工作,到上海后,于11月以“悯怀”名向党中央作出《关于四川政治经济状况的报告》,此后在赴江西苏区途中失踪。1988年6月14日,经民政部批准,温江县人民政府追认康明惠为革命烈士。

15、林树恩,1906年生,成都新都区人,抗战后任中央军官学校洛阳第一分校执行委员兼书记长,政训科少将主任,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驻一分校通讯处少将主任。

16、陈光世,1902年生,开江县任市镇黄瓜店人,毕业后回到老家任市镇,任三县(开江达县、梁平)联防保安大队队长。

17、吴会治,字安邦,1903年生,达州万源县井溪坝人。1924年秋,河南焦作矿业大学,1925年6月15日,被推选为“焦作各界援助沪案后援会”会长,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以排长职编入新编二十一师参加北伐,转战江西等地。1927年返回家乡。1928年,在县立初级中学任教,旋任井溪乡团练队长,不久,在王维舟、李家俊的影响下,参加固军坝起义的准备工作。1929年5月12日白羊起义后,吴会治担任起义军第一支队长。在二打白羊、三打白羊和五爪坏等战斗中起了较大作用。1930年7月,起义失败。吴会治被杨森叛军旅长侯世炯裹胁,当了侯的参谋长,不久,进入江西星子训练团受训。1934年12月底,吴会治被编入驻川参谋团政训处。1936年12月,改行经商。1950年任万源县人民政府建设科长,随即到川北行署县政人员学习班学习。学习结束返回万源,不久病逝。

18、陈远湘,1905年生,达州宣汉人,黄埔四期、陆军大学参谋班第四期。在1925年加入中共,1931年脱党。1934年任宪兵第1团中校训政员,1936年8月任第95师政训处长兼特别党部书记长。1944年冬任宪兵司令部政治部主任,1945年10月调任陆军总司令政治部副主任。1946年6月任第5绥靖区政治部主任。1948年8月任第41军少将副军长兼郑州警备司令,12月6日在淮海战役中于河南永城被俘。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后任四川省政协秘书处专员,四川省宣汉县政协副主席。

19、叶德生,又名尚宽,1897年生,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人,黄埔期间加入中共,后脱党,1928年回川后先后在成都私立岷江大学、成都公学任教,1935年任成都联中校长,1936年西安事变后,任峨山军训团排长,次年任全川高级中学集训大队队长。后随川军二十一军出川抗日,任教导队总队长,赴江西前线,因头部受炮伤于1939年回家养病。1941年皈依佛门。

20、唐重民,1896年生,乐山犍为人,资中团管区上校司令。

21、王铮,1901年生,泸州古蔺县人,1940年任重庆观音岩罗家湾一号军委会特别党部主任干事。

王铮照片

22、穆世济,1908年生,泸州合江人,中共党员,成都省立一师附小、高师附小,川南师范。在恽代英的革命思想熏陶下,1923年参加了革命工作,稍后随萧楚女到南京,依其兄借读于南京大学附中。1925年,随恽代英、萧楚女去广州,入黄埔四期,积极参加对该校“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1926年毕业,分配在军校周恩来领导下的组织科工作。1927年,清党高潮时由军校转移到广州搞党的地下工作,化名李光华,不幸被捕入狱,关押在广州南石头监狱。1928年7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广州红花岗。

23、缪芸人,1906年生,泸州合江人,合州初级师范学校,黄埔毕业后历任军校入伍生部训育员、上尉副官,黄埔军校特务营副连长,1927年12月随特务营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随部转移广东海陆丰坚持斗争,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1928年转赴上海从事军运工作,1930年被捕牺牲。

24、李华骏,1903年生,泸州叙永县人,四川省师管区少将副司令。

25、陆梗夫,又名更夫,1906年生,泸州叙永县人,叙永城读私塾、小学,永宁中学,成都市高师附中,1923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提前分配到叶挺独立团搞政治工作,后任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的战斗中,英勇顽强,荣立战功,受到嘉奖。1927年2月,调往中央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革命生活》日刊的编辑工作,后加入军官教导团,任三连连长,到广州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随部队撤到花县整编为红四师,任十二团党代表,开向海陆丰与红二师及彭湃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会合,巩固和扩大海陆丰革命根据地。1928年夏,奉命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2月回国,在北方局领导下的内蒙地区搞地下工作。1931年7月调往上海临时中央军委会工作,同年10月,改任中共中央巡视员,赴两广检查军运工作,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章汉夫被捕后,继任广东省委书记,从香港潜回广州指导工作。1932年3月,省委机关遭破坏,陆更夫等16人被捕,经过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于5月6日在赴上海的轮船上,又遭敌人逮捕,押解回广州,于1932年7月15日壮烈牺牲。

26、李鸣珂,1899年生,南充南部县人,四川省高等蚕业学校,后回县担任县实业所所长,1925年加入中共,黄埔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大队中队长,参加了北伐,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警卫营营长。后到上海,以三洋经济川裕公司负责人的公开身份,保卫中央机关的安全。1927年,李鸣珂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在川军中大力开展兵运工作,发动多次起义。1930年4月18日在奉命赴任红六军军长前夕,亲自执行暗杀叛徒易觉先任务,行动中不幸被捕。4月19日在重庆朝天门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李鸣珂照片

27、高伯礼,又名高山子,1896年生,内江人,内江县立中学,1923年任重庆烟酒局调查员,黄埔加入“青年军人联合会”,不久加入中共。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中先后任营长、团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随贺龙、叶挺领导的起义军突围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并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任营长、教导队队长,为革命培养军事骨干。1928年回四川,1929年夏初,任荣县县委书记,1930年春,任中共内江县委书记,1932年1月,任中共自贡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3月5日,被叛徒出卖被捕,1933年5月5日在重庆牺牲。

高伯礼照片

28、李富德,1908年生,内江隆昌人,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任第5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1营2连连长,1932年2月下旬,与日军战斗中牺牲在上海庙行。

29、晏雨金,1906年生,内江隆昌人,1927年7月,与四、五期黄埔炮科同学36名编入张发奎直属炮兵团,36人中大部分为中共党员,炮兵团有两连调入叶挺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30、张宰臣,1907年生,内江市资中县人,第五十七军参谋长。

31、朱志席,1904年生,资中人,曾任第一绥靖区整编第九十九旅少将旅长。

32、方允中,别号何易,1904年生,宜宾人,中共党员,北伐时任21师63团4连指导员,1927年2月14日在桐庐浪石埠战役中牺牲,初葬桐庐北门浮桥铺,后移葬杭州南高峰。

33、田动云,学名田泰浦,1900年生,宜宾筠连人,黄埔四期、中央军校警宪研究班。在黄埔受方允中、杨某等影响加入“三民主义左社”,毕业后编入国民革命军三军八师,清党时到武汉任十一军二十四师叶挺部中尉,同年在汉口由同学李鸣珂介绍加入中共,1927年8月参加南冒起义,行至广昌中暑落伍,后脱党。1928年入南京总司令部军官团,1932年加入军统,1935年任蒋先生侍卫,后任军事委员会统计局特勤处处长,四川缉私处视察专员、川滇东路运输局稽查组少将组长、蓉城道临时侦察组长,1946年任昆明区铁路局警务处处长。1949年10月任交通警察第12总队少将总队长,1950年1月任川滇黔军政委员会主任兼游击司令,11月在成都被俘获,12月25日被处决。

34、廖新丹,1906年生,宜宾筠连县人,曾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高参。

35、苏重淮,字慕韩,1905年生,宜宾筠连人,叙府联立中学,毕业回县,任农校和高级小学堂音乐、英语等科教员,1925年加入中共,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官教导团第五连连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随叶剑英南下,10月到达广州,又参加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机枪击中牺牲,遗体葬于广州城东关外。

36、林福田,1898年生,宜宾筠连人,县立高等小学、泸州川南师范第二部,1921年起小学任教,后在宜宾、泸州经商,曾任川军穆瀛洲部副官,1925年加入中共。毕业后1926年冬受党组织派赴四川工作,参加泸州起义,后任团政治指导员,第二十八军江防区司令部政治指导员、上校副官长、上校参谋处长,秘密从事党的工作。1928年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负责川西兵运工作,1930年参加广汉起义,失败后被捕,获释后仍坚持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8月28日病逝,1958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37、周吉,1907年生,重庆市北碚区蔡家镇人,1935年左右任3师9旅参谋,中校,当时3师师长李玉堂

38、吕哲,1906年生,在重庆可能读巴县县立甲农校,1937年初任黄埔毕业生调查处上海通讯处副主任,主任是陆傑,黄埔一期生,江西人。

39、汤慕禹,又名汤茂如,原名汤国良,号育才,1904年生,重庆巴南区双河口镇太平村仰天湾人,黄埔毕业后参加北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7年底,由中共中央派赴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参谋长,11月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1931年3月,任红三军教导团团长,随部转战荆(门)当(阳)远(安)一带,参与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被选为中共鄂西临时分特委执行委员,后任红25师师长,兼独立第三团团长。1932年初,率部返回洪湖地区,先后任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总队队长,红三军9师25团团长、师参谋长、红8师师长等职,参加了瓦庙集、张家场等战斗,同年10月,他在湖北荆门半边街战斗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29岁。

汤慕禹在黄埔军校读书时寄给母亲的照片折页


40、徐孔嘉,1906年生,重庆巴南区安澜镇人,1927年初,中共党员胡陈杰在郭汝栋20军办随营军官学校,任副校长,将中共党员刘道盛、饶绘丰、袁镜铭、徐孔嘉调到随营学校任营连长和教官,并通过他们向受训的青年军官灌输革命知识,发展党组织,1927年4月第一期毕业,发展党员十几名。30年代初任黄埔8期区队长,1944年底任青年军第203师608团副团长,1948年任第57军214师642团上校团长,1949年2月任郭汝瑰第72军少将高参,10月任第72军参谋长,12月11日在四川宜宾随郭汝瑰率部起义。后任重庆市政协委员,四川省巴县政协常委。

41、邵濂伯,1906年生,重庆渝中区人,黄埔十七期生蔡墩写的回忆录有一段邵濂伯情况。抗战期间邵濂伯在合川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七期二十总队任职特训班大队长,校主任是三期的康泽。

42、沈夕峰,1903年生 ,重庆巴南区一品镇人,在黄埔曾加入中共,1929年左右可能在上海,与彭湃、黄慕兰认识,彭湃1929年被捕后寄出的有封信提到沈夕峰。抗战初在重庆小梁子开设渝新旅馆。八路军最初设在重庆机房街办事处的房子,是通过他的介绍租用的。抗战后期,邹容路上的新味腴餐厅和民生路上的味腴餐厅是他开的,任军统重庆侦缉大队副大队长,当时侦缉大队大队长是沈醉,因戴笠对其不放心,沈醉也把他边缘化。后任川南守备区指挥部保警总队长。

43、彭定达,1904年生,重庆巴南区南泉镇鹿角人,1927年冬霍恂受党组织派遣,与王映秋、彭定达等10多位同志先后到涪陵地区,进入郭汝栋第20军第5师政治部开展工作。

44、郑嗣康,1902年生,重庆渝中区人,1927年7月,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在武昌平湖门组建了方面军直属炮兵团,我党将包括郑嗣康在内的黄埔四、五期炮兵科的36名毕业生分配到炮兵团工作,炮兵团内有我军大将许光达。炮兵团部分官兵参加南昌起义,郑嗣康参加南昌起义可能性很大。后来郑嗣康任过甘肃天水市甘谷县县长,1939年春天退出政界,定居天水经商。

45、唐泽英,原名唐世焕,又名赤英,1903年生,重庆大足区石马镇实干村人,重庆西南公学,黄埔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利后,同周国干、唐刘汉升、陈中、钟湘、张锡龙等人辗转到香港。后赴苏联,入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与刘伯承同学。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和参谋长、中共红三军前委委员、洪湖红军 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校长、红三军参谋长。1932年12月在湘鄂西“肃反”中被错杀。

46、杨若涛,1905年生,重庆涪陵区人,北伐中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北伐中光荣牺牲。

47、何龙庆,1908年生,重庆涪陵区人,四川省立中学,重庆商业学校,1925年冬黄埔毕业后,留校在第五期担任排长,旋调任第二十军营长、团附等职。国民政府军统局重庆特训班副主任,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三组少将组长,1949年赴台湾。

48、王章,1906年生,重庆江北区人,1928年在南京入读军官团1营4连。

49、江亚中,1906年生,重庆江津区人,1926年9月28日随朱德回四川万县在杨森20军开展工作,12月中旬朱德以黄埔四期学生为骨干,在杨森部成立军政学校,江亚中任第四大队大队长。

50、王旭夫,1903年生,重庆梁平县人,中央军校学员教导总队少将总队长。

51、谭乃大,又名德容,号道中,1903年生,重庆梁平县人,黄埔四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3期。抗战任第13军89师265旅530团团长,参加南口战役,1939年任第13军89师参谋长,1941年任鲁苏战区游击第1纵队少将司令,1943年4月任第12军22师师长,1944年7月调任第89军20师师长,1945年3月参加豫西鄂北会战,1946年6月任整编第3师20旅旅长,9月在定陶战役中被俘后逃脱,1948年夏任第41军副军长,未就职,7月任浙江省第9区(临安)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兼任第85军中将副军长, 5月30日在浙江金华起义。

52、霍步青,又名霍仁云,1902年生,重庆綦江区石角镇蒲河居委会人,蒲河场国民小学,1920年綦江青年学校,1921年重庆联合中学。1924年秋,回綦江青年学校任教,1925年加入共青团组织。1925年3月,出席孙中山在北京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同年秋到黄埔四期,在校期间加入中共,当时入读四期的还有他的弟弟霍锟镛、堂叔霍栗如,周恩来赞誉三人为“霍氏三杰‘’。毕业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26军政治部科长,1927年4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接待处主任(化名何步青),负责党的秘密接待和秘密联络工作,1929年时周恩来邓颖超夫妇、邓小平张锡瑗夫妇和霍步青朱月倩夫妇六人被编在同一个党小组。1931年因顾顺章叛变,到中央苏区工作,初任江西分区巡视员,后调红军学校政治部任宣传部长。1931年8月,邓小平刚到瑞金,苏区中央局巡视员霍步青同赣东特委书记谢唯俊等研究后,中共赣东特委任命邓小平为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纠正前瑞金县委书记李添富乱肃“社会民主党”一事。1932年春,霍步青调任宁化、清流、归化(中心县委)书记,兼宁化县委书记、红军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点名批判霍步青是“罗明路线的实质”,“是机会主义”,但他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1933年9月13日,不幸被一反动医生下毒,遇害牺牲。

53、霍锟镛,曾用名何述文、何昆荣、霍述文,1904年生,重庆綦江区石角镇蒲河居委会人,蒲河场国民小学,1920年綦江青年学校,1921年考入公费办学的川东师范,1925年5月,加入共青团,9月与其兄霍步青、堂叔霍栗如前往广州入读黄埔4期,在校成为中共党员,1926年北伐时加入第四军担负政治宣传工作。后留在武汉总工会,在刘少奇领导下主持“二七”工人学校的教务工作。1927年7月,调湖北省委工作,做了大量工作。1928年春,当选为中共六大代表,于6月18日至7月11日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会议,并代表湖北省委在会上作了发言。1929年春,因叛徒告密,霍锟镛妻子被捕,中央决定他转移到上海,在刘少奇领导下从事工运工作。1929年冬,调河南省委负责工会工作。1930年,化名霍述文调安徽省委任组织部长兼工运委员会书记。1931年4月6日,安徽省委秘书长被捕叛变, 4月27日,霍锟镛及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等三位同志在安庆市被捕,四天后惨遭敌人杀害。

54、霍栗如,又名霍恂,1906年生,重庆綦江区石角镇蒲河居委会人,蒲河场国民小学,1921年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重庆私立治平中学、重庆联合中学,1925年春,联中毕业回到綦江,任县团练局参事,擒斩了罪大恶极的匪首黄金河、龙德明。同年9月与其两堂侄霍步青、霍昆镛前往广州入读黄埔4期,在校加入中共,四期同学录名字记为霍傈如。1926年北伐时分配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机关工作,11月,受党的派遣回重庆,任中共綦江县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兼任县团练干校军事主任。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后,回蒲河接任第四区(蒲河区)区长,同年夏,到川军郭汝栋第二十军第五师,任第一团中校团副,同年冬,到彭水准备组织武装暴动。1928年夏,中共彭水县委成立,彭济民任书记,霍栗如任宣传委员,同年秋,继任县委书记,后转移到涪陵郭汝栋部任原职。1930年,霍栗如随第一团进驻彭水县,按中共四川省委军委的指示,霍辞去军职,担任彭水县委军委书记(公开身份是城南小学训育主任),负责组织武装暴动,因策反对象王卓云叛变告密,被敌驻军包围在县城东门馆,突围受伤后,在城南小学内壮烈牺牲。

55、胡陈杰,又名胡慎己,1903年生,重庆铜梁区土桥乡人,1924年苏州东吴大学,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1926年7月毕业分配在北伐军政治部宣传大队当宣传员,国民革命军到达衡阳后,胡陈杰被派到四军任连队党代表。年底随朱德回四川杨森部,在二十军五师郭汝栋部工作,任政治部上校副主任。1927年初,郭汝栋办随营军官学校,胡陈杰负责学校的政治工作,他将黄埔毕业的地下党员调随营学校任教官,并在学员中秘密发展党员。郭汝栋对胡陈杰十分赏识和信任,提拔为二十军政治部主任兼副官长。重庆“三三一”惨案后掩护很多同志在涪陵避难,继续在郭部做兵运工作,1930年6月被郭汝栋礼送出境,到洪湖苏区任洪湖军政学校教育长,12月段德昌返回苏区,成立“新六军”(后改称独立团),段德昌为军长,胡陈杰为参谋长,恢复洪湖根据地。1931年4月,新六军改编为红三军九师,师长段德昌,参谋长胡陈杰,九师向襄北进攻,开辟潜江、京山、天门等地区,并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七、八师胜利会师于荆门刘猴集,襄北地区迅速扩大,胡陈杰去新编红八师任参谋长,1932年5月夏曦大搞“肃反”,胡陈杰被无辜杀害。

56、黄振刚,1901年生,重庆永川五间太平寨人,四川讲武堂毕业分配到第八混成旅,曾任排、连长等职。黄埔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东征、北伐战争,调任2军9师步兵26旅52团2营少校营长,后升任52团中校副团长、团长,任2军33师任27团团长,后升任33师少将副师长。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1938年参加台儿庄战斗,1944年率33师参加滇西反攻,战后全师不足100人。滇西抗日战争胜利后,回重庆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少将参议。

57、蒲风鸣,1902年生,重庆云阳人,1937年在上海,领导黄埔军校生组成的忠义会,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在上海组织“非常时期服务团”对付上海的日伪势力。

58、栾治亚,1911年生,重庆长寿人,可能是黄埔前六期中年纪最小的学员,毕业后在康泽处任职,曾任别动队大队附,1938年任98军193师团长。

59、张仰虞,号义廷,1902年生,重庆忠县野鹤镇人,历任川军杨森20军、赖心辉部22军少校参谋、营长、22军59师张英部中校参谋、团附,1932年,张仰虞转入36军周浑元部,任第5师独立3团中校团附、96师573团上校团长。1938年6月,升任96师288旅上校副旅长、少将旅长,参加了武汉会战。1939年5月,调军政部军需学校军需训练班,任训育处长,同年12月,改任军需学校学员班少将总队长。1942年3月,调任中央训练团少将分队长、李弥第8军驻昆明办事处少将处长。后任川中师管区少将副司令官、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第7军少将副军长,1949年12月率部在四川广汉参加起义,后任忠县政协副主席。

60、饶绘峰,1901年生,重庆忠县花桥乡人,1922年忠县县中,1926年5月加入中共,毕业后同胡成杰等参加北伐军,1927年4月,同胡成杰回四川,在涪陵郭汝栋部任二十军总务科长,积极开展兵运工作,不断引荐一批中共党员进入郭部任职,并秘密组成党的支部。1928年夏,任军支委员,1929年,军支派他前往忠县指导工作,使忠县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党组织手中,同年在郭部准备兵变未成,分散隐蔽。1930年7月,四川工农红军三路游击队在忠县黄钦乡成立,任前敌委员,协助总部工作,8月游击队被包围,寡不敌众,被俘逃脱,前往上海找党组织。1930年11月,同胡陈杰、邓济时等经武汉准备去洪湖苏区,暂留武汉,为洪湖苏区购运军火,1931年4 月组织准备调其到苏区红九师担任团长,因顾顺章叛变被捕,6月在武汉牺牲。

饶绘峰照片

61、王侃予,1900年生,资阳人,1925年加入中共,历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连指导员,张发奎部军官教导团连指导员,1927年10月回广州,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秘书,同年12月与吴展将黄埔军校特务营拉往市区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率部往东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中共师委委员,第四师政治部主任。1928年夏被捕,同年秋在广州牺牲。

62、叶镛,1899年生,资阳乐至县人,1924年湖南常德川滇黔建国联军军官学校,1925年入黄埔,1926年秋毕业后,被派回四川工作,不久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见习,担任第一大队区队长,加入中共。1927年叶挺部队西征讨伐杨森、夏斗寅两部时担任独立师连长,连克敌人据点,勇立战功。不久,独立师编为教导团,任第一连连长,由于他在西征战斗中表现出色,成为教导团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教导团第1营营长兼中共教导团支部书记,起义失败后撤往花县,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师,任师长。1928年1月率部到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工农武装和红2师会合,开始在东江的战斗历程,6月部队遭国民党军夹击,他因患疟疾不能随队突围,17日在埔仔洞白木羊被俘,8月在广州被杀害。

叶镛照片

63、胡宗汉,1898年生,自贡富顺县人,国防部新闻局第四处少将处长。

64、刘道盛,又名力劳,1898年生,自贡富顺县怀德区长滩镇街村人,泸县川南师范学校,四川陆军讲武堂,先后入读黄埔三期步科、四期政治科,参加南昌起义,任贺龙20军特务营营长和军委委员,具体情况见三期介绍文章。

65、魏权,1903年生,自贡荣县人,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到抚州时任第十一军第七十一团第一营营长。

66、吴祖楠,1906年生,自贡荣县人,曾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兼重庆警备司令部少将副司令。

67、张树良,1898年生,自贡荣县人,国民党少将。

68、张志远,1903年生,自贡荣县人,国民党26师副师长。

69、龙云骧,字仲夔,1907年生,自贡荣县人,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1932年1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独立旅第三团第一营少校营长,1936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第十师第三十旅第五十九团中校团附,1937年10月,代理第十四军第十师第三十旅五十九团团长,1949年5后,在重庆警备司令部、重庆卫戍总司令部任职。

龙云骧照片

70、周蔚文,1900年生,自贡荣县人,国民党少将。